一場關于餐飲的信任風暴正在醞釀,而風暴之眼正是眼下大熱的預制菜。
如果說“6000元一桌的婚宴里七成竟是預制菜”的新聞拉開了消費者對于商家使用預制菜“是否要有知情權”的序幕,“預制菜進校園”則徹底將預制菜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。
預制菜深陷漩渦時,一批餐飲企業也成為眾矢之的。
前不久,主打“現包水餃”的袁記云餃,就被網友質疑“肉餡是預制菜,并且已經凍了半年”“雖然每天都有工作人員坐在門店包餃子,但是餃子的餡料是冷凍貨解凍的,餃子皮也是凍品”。隨后,#袁記云餃被曝是預制菜#登上微博熱搜榜,引發了更大范圍地討論。
與此同時,越來越多的連鎖餐飲品牌被波及,“出餐快”“不能調辣度”“味道一樣”等都會被質疑用了預制菜,進而陷入爭議。
可以這么說,眼下,中國餐飲正“困”在預制菜里。
餐廳使用預制菜的“三宗罪”
餐廳用預制菜,為什么如此招人恨?
從消費者視角來看,餐廳使用預制菜主要有“三宗罪”:
第一,認為在餐廳里花錢吃預制菜,是“智商稅”。
實際上,消費者并不是完全抵制預制菜,畢竟自熱火鍋、速凍水餃等預制菜早已普及。絕大部分消費者反感的其實是,“在餐廳里,花大價錢吃預制菜”“花現炒的價格,吃工業化的產品”。
很多消費者花錢堂食,是因為“廚師手藝+新鮮食材+舒服環境+貼心服務”等諸多因素,結果花錢吃到的卻盡是預制菜,百菜一味、沒鍋氣,自然就會產生憤懣、被欺騙等各種情緒,不愿為之買單。
有人說麥當勞、薩莉亞等洋快餐賣的也是預制菜,為什么沒人抵制?
歸根到底,還是中餐的文化烙印太強,以及國人對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和中餐煙火氣的那份自豪與執著。“沒了烈火烹油,只剩開袋即食”,這樣的中餐是大部分國人無法讓人接受的。哪怕三年疫情下,預制菜的滲透率大幅提升,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依然沒能被馴化。
第二,認為餐廳使用的預制菜等同于料理包。
對于“什么是預制菜”,社會層面一直欠缺一個遲來的科普。
過去幾年,預制菜在C端市場興起,大量“料理包”型預制菜,以及快手菜、方便菜品牌不約而同地使用“預制菜”的名號進行推廣宣傳,使得“預制菜就是料理包”這一概念被強行植入消費者的腦中。
如今,消費者意見最大,罵得最多的也正是“料理包型”預制菜。
然而事實上,并不是所有的預制菜都是“料理包”,不少餐飲企業使用的是央廚日配的凈菜和半預制的食材,雖然也叫預制菜,但和那些長保的料理包完全不是一碼事。
我們通常理解的預制菜大體分為四類,即所謂的4R:即食(ready to eat)、即熱(ready to heat)、即烹(ready to cook)、即配(ready to mix)。
過于寬泛的定義,導致消費者和餐飲企業對預制菜的認知南轅北轍,很多消費者對于半成品、原材料和預制菜的區別更是一知半解。
第三,認為預制菜都是“科技與狠活”。
消費者抵制餐廳使用預制菜,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,認為餐廳所使用的預制菜也含有大量防腐劑和添加劑,危害健康。
此前,有博主曾在網上“揭露”保質期為14個月的“科技蛋炒飯”,評論區的畫風全是“文化入侵”和“陰謀論”,不少人直言“現在的外賣根本沒法吃”“去餐廳吃還不如回家做”……
為了“避坑”,有網友還總結出了鑒別餐廳預制菜的攻略,比如:魚香肉絲、宮保雞丁、酸菜魚等一些常吃的菜大部分是預制菜;那些出餐特別快的,不能免辣的餐廳使用的可能是預制菜;商場里的餐廳尤其是連鎖餐廳,以及純外賣店大概率賣的也是預制菜……
做個小結:
不難看出,消費者抵制餐廳使用預制菜,主要暴露出兩個問題:
一,預制菜的定義、概念沒有權威地明確,公眾對于預制菜存在很大的“誤解”。
二,顧客與餐廳之間的一大矛盾在于:顧客對手工現制和口味多樣性的堅持,與餐飲企業在食品工業化和產品標準化上的努力,是背道而馳的。一個講究的是煙火氣,一個追求的是極致效率,矛盾難以調和。